找到相关内容372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知过肯改,知福肯作,知心肯修,则成佛作祖亦不甚难。反之,若不仅不肯修身修戒修 心修慧,反而恶心炽盛,不见后世,乐习烦恼,远离善根,恶业障隔,亲近恶知识,在比丘 比丘尼边或母边作非法之事,自在取用寺产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度侨陈如等五比丘为僧宝。佛灭度后,刻铸佛像为佛宝,三藏经卷为法宝,出家受了戒的比丘、比丘尼入三宝数者为僧宝。上两种为住持三宝。六祖讲,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,是一体三宝。个个人本自具足,释伽成佛,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法华经》不但主张二乘终将回心作佛,而且主张一切众生皆当成佛,如〈常不轻品〉中,就从释迦本生常不轻菩萨的言语中,透露了四众皆当作佛的讯息:   “是比丘凡有所见,若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皆悉礼拜...。   [28] 《妙法莲华经》卷一:“说此语时,会中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五千人等,即从座起,礼佛而退。所以者何?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,未得谓得,未证谓证,有如此失,是以不住。”(大正九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

    应有驱赶毒虫等之用途,如《毗尼母经》云:“尔时世尊在王舍城,有比丘尼檀林中夜闇行,心生怖畏,毒蛇虫螫诸恶兽等,因此白佛。佛言:‘听诸比丘夜怖畏处,动锡杖作声,令诸恶毒虫远去。”’亦如《四分律》云:“诸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592494.html
  •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

     ⒀末後之身: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:「是诸比丘、比丘尼,自谓已得阿罗汉,是最後身究竟涅盘」。这裏的末後之身,即最後身。   ⒁罗汉更不受结业形:烦恼结缚众生,不使解脱,称为结。由烦恼而造作善恶之业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9.html
  •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

    忏悔,退就其坐而寂。僧衍(597~642)也是并州汶水人。十九岁后遇道绰讲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始归心净土。他每日早晨礼佛千拜,念佛万声。比丘尼大明月为介州平遥人,也是在晚年六十岁时(贞观初)遇着玄中寺道绰...

    文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593661.html
  • 解脱大乘天论—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

    跋陀婆罗等千菩萨是。   《法华经·序品》   尔时弥勒菩萨,欲自决疑,又观四众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及诸天龙、鬼神等众会之心,而问文殊师利言……  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、及诸大...

    王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293684.html
  • 定光古佛探索

    介入民间社会生活,主持或参与祈祷超度亡魂、驱邪镇妖、祈福禳灾等活动,扮演巫觋的角色;三是许多“有功德于民”的比丘和少数比丘尼在生前或圆寂后,成为“有求必应”的地方保护神,接受百姓的顶礼膜拜。   ...

    林国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81793777.html
  • 从陕西出土佛教造像看背光类型之演变

    和出土造像均有此类,印度3-5世纪佛像上出现,进入中土 始见于克孜尔石窟,多出现在立佛身光上作整个大背光 。莫高窟北魏第435窟西壁中央的白衣佛,麦积山北魏101号龛比丘尼像和第163号窟右壁佛像为...

    卢秀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693819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皆因虚老戒行清净、道德高超、如法传戒所感之瑞相。   继虚老之后,定安法师于民国二十四年(1935),在五百罗汉开光期间举办了罗汉七传戒,前来受戒者达七百余人。其中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有三百余...,即中衣、内衣、五条衣。为僧人日常工作时或就寝时所穿著之贴身衣。以上三衣皆以坏色制成,故又称为袈裟。佛制出家比丘、比丘尼不得离此三衣。详见《佛光大辞典》第551页。   [22] 《虚云和尚年谱法汇...

    法缘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2.html